字體



「《江城子》·蘇軾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》·蘇軾
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。千里孤墳,無處話凄涼。縱使相逢應不識,塵滿面,鬢如霜。
夜來幽夢忽還鄉,小軒窗,正梳妝,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。料得年年腸斷處,明月夜,短松岡。


這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。詞中采用白描手法,出語如話家常,卻字字從肺腑鏤出,自然而又深刻,平淡中寄寓著真淳。這首詞思致委婉,境界層出,情調凄涼哀婉,為膾炙人口的名作。唐五代及北宋描寫婦女的詞篇,多數境界狹窄,詞語塵下。蘇軾此詞境界開闊,感情純真,品格高尚,讀來使人耳目一新。用詞來悼亡,是蘇軾首創。在擴大詞的題材,在豐富詞的表現力方面,本篇應占有一定的地位。

【白話翻譯】
兩人一生一死,隔絕十年,音訊渺茫。不想讓自己去思念,自己卻難以忘懷。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,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淒涼悲傷。即使相逢也應該不會認識,因為我四處奔波,灰塵滿面,鬢髮如霜。

  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,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。兩人互相望著,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,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。料想那明月照耀著、長著小松樹的墳山,就是與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。


【賞析】

《江城子·十年生死兩茫茫》,也題作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》。這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,表現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。全詞情意纏綿,字字血淚。上闋寫詞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,是寫實。下闋記述夢境,抒寫了詩人對亡妻執著不捨的深情。上闋記實,下闋記夢,襯托出對亡妻的思念,加深本詞的悲傷基調。既寫了王弗,又寫了詞人自己。詞中採用白描手法,出語如話家常,卻字字從肺腑鏤出,自然而又深刻,平淡中寄寓著真淳。這首詞思致委婉,境界層出,情調淒涼哀婉,為膾炙人口的名作。

蘇軾十九歲與同郡王弗結婚,嗣後出蜀入仕,夫妻琴瑟調和,甘苦與共。十年後王弗亡故,歸葬於家鄉的祖瑩。這首詞是蘇軾在密州一次夢見王弗後寫的,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。生者與死者雖然幽明永隔,感情的紐帶卻結而不解,始終存在。 “不思量,自難忘”兩句,看來平常,卻出自肺腑,十分誠摯。

  “不思量”極似無情,“自難亡”則死生契闊而不嚐一日去懷。這種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,怎麼也難以消除。讀慣了詞中常見的那種“一日不思量,也攢眉千度”(柳永)的愛情濃烈的詞句,再來讀蘇軾此詞,可以感受到它們寫出不同人生階段的情感類型。前者是青年時代的感情,熱烈浪漫,然而容易消退。後者是進入中年後一起擔受著一生憂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,它像日常生活一樣,平淡無奇,然而淡而彌永,久而彌篤。蘇軾本來欣賞“外枯而中膏,似淡而實美”的藝術風格,這首詞表達的感情就是如此,因此才能生死不渝。

此詞還有一個值得注意之處,即這次夢中的夫妻相會,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別的烙櫻夢中的王弗“小軒窗,正梳妝”,猶如結褵未久的少婦,形像很美,帶出蘇軾當年的閨房之樂。但是十年來的人世變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創傷在雙方都很顯然。

  蘇軾由於宦海浮沉,南北奔走,“塵滿面,鬢如霜”,心情十分蒼老。王弗見了蘇軾,也是“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”,似乎在傾訴生離死別後的無限哀痛。生活的磨難,對於無意識的夢境,同樣起著潛在而深該的影響。末了三句設想亡妻長眠於地下的孤獨與哀傷,實際上兩心相通,生者對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。

本文作者 → 資料來源於網路
點閱次數: 6014    2019-01-14   分享本文→

聲明:除非注明“轉載”,所有文章均為作者原創! 原創文章,如需轉載,請註明來源:「分享愛,讓世界更美好!」   DISCLAIMER 免責聲明

相關文章
《登幽州臺歌》·陳子昂 前不見古...
(點閱: 5720  發佈:2019-04-03)
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》&...
(點閱: 6015  發佈:2019-01-14)
《月下獨酌》·李白 花間一壺酒,...
(點閱: 6020  發佈:2019-01-08)
《錦瑟》·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...
(點閱: 5828  發佈:2018-12-16)
  ....更多【詩詞】相關文章

文章分類:
菜根譚 | 圍爐夜話 | 書法 | 詩詞 | 其他 | 愛情智慧 | 漢字文化 | 國樂 | 老子莊子 | 佛陀智慧 | 更多分類...

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
詩詞...
《登幽州臺歌》·陳子昂 前不...
(點閱: 5720   發佈: 2019-04-03)
繪畫...
莫內與印象派 (蔣勳老師介紹) 上集 ...
(點閱: 6228   發佈: 2019-04-14)
書法...
黃簡講書法:初級課程14 執筆 ...
(點閱: 5429   發佈: 2019-01-14)
書法...
李敖講述中國書法史的源流 ...
(點閱: 5407   發佈: 2019-04-01)